南昌廉租房:居者有其屋背后的冷思考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江西晨报 2011-06-27 10:20
  廉租房配套待改善[/  采访中,一名廉租户带着江西晨报记者来到河畔小区外的马路旁,指着一段泥泞路一段水坑的路段,介绍说,在廉租房建设中,希望政府能够将道路等设施逐步完善起来。

  一名姓陈的住户,他在该小区内以帮人家装线路谋生。当记者问他,当地的交通等配套设施怎样时,他说:“下雨天,道路不通,地面好多水坑,廉租房里面住的又大多是残疾人、老人家,经常有老人家或是摔断了腿的人去买菜,在路上摔跤,越摔越残,大的菜场离这里3公里,小的也是1里半路,至少要花到20分钟,有些像中风的人只能一只手提菜。所以他们常常是一买就是三四天的菜。”

  记者从该小区物业处得知,尽管政府在摇号时已确定了住房位置,一些廉租户会根据自身情况,比如腿脚不方便的换到一楼住等等。其表示,只要双方自愿同意更换,我们就进行登记,以方便今后管理。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南昌市廉租房建设还应该因地制宜,比如,廉租房建设要选择在合适区域,不能离市中心太偏;有必要在廉租房周边提供工作或创业的环境,建立小吃一条街或是农贸市场;部分廉租房房源可以提供出售,引入普通工薪阶层入驻,以解决廉租房建设资金周期问题。

  此外,记者通过与河畔小区内居民沟通了解到,因周边配套设施尚未健全,该小区住户在一些日常生活上面临一定困难,包括超市、医院、公交等方面。

  在采访中还发现,很多住户都表示,一份稳定可靠的职业是他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现在搬进位于市郊的廉租房内,导致市内的工作不得不辞掉,转而在市郊另谋出路,或部分人为了继续在市内工作,而放弃了住进廉租房,或是仅周六、周日回家。

  诚如越发展,出现的问题越多。在廉租房的建设中,仍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有待改善,但在享受到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后,廉租户们对政府始终持肯定的态度。

  一位住在河畔小区且在小区内做水电工的廉租户说,“我自己也是做建筑的,看过这么多大厦、小区、居民楼得房子,我们这个廉租房小区的房子质量真的是很好,施工等方面确实是好。”

  分散南昌八处的廉租房[/  据不完全统计,具有南昌籍户口,在南昌市区长期租房居住达7年以上的人群占到南昌市区总人口的30%左右,而这部分人很多都是低保家庭,没有自己的房产,没有可靠的稳定收入。

  按照万青云所说的一样,“依靠妻子微薄的钟点工收入,这辈子注定是买不起房的。”而他也只能依靠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和一个还未大学毕业的女儿来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

  有专家分析,当城市化进程在一定阶段的时候在位于城乡结合部及周边地区就有大量贫民聚集区和棚户区产生,而南昌作为经济并不算太发达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考虑到这些问题,并把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安置在这样的地带,是卓有远见的考虑。

  据南昌市房管局廉租房经营管理中心介绍,南昌的廉租房工程在前期是采用了一些收购二手房进行实物配租的形式来解决群众住房问题,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群众住房难的问题,南昌市政府、各区房管中心,采取了很多办法来解决群众住房难的问题,而集中兴建廉租房是最有效、也是最快速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办法。

  而在新建廉租住房的时候,南昌市也考虑到了今后是不是会产生贫民窟现象,参考过国外一些建廉租房的经验,如美国的廉租房很多都是一大片,而很容易滋生犯罪、暴力事件。

  因此,我们进行廉租房建设的时候,一方面采用多种方式来施行廉租房政策,保证满足具备资格的低保家庭所需,保证廉租房政策的原则不变;另一方面在廉租房建设方面,尽量采取分散设点模式,避免集中兴建遗留后患。

  从近三年南昌市中心城区的建设情况看,在廉租房的选址上,政府出于多方面考虑,包括为避免出现集中贫民窟的现象,特意地将中心城区的廉租房建设区域分散在除东湖区以外的八个区,采用了不完全集中,即集中又分散的方式。

编辑:花开2011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本文导航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转发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   开心   豆瓣   收藏 新鲜事
>>浏览更多房地产最新资讯,了解更多新盘资料,请点击进入南昌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