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风波暴露市场不理性 高房价副作用明显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地宝房产网 2011-10-29 16:32
  “一下子跌掉一个首付”,这是一权威媒体形容房产市场近日降价的惨烈情况的描述。近日,上海诸多楼盘出现大幅降价情况,个别楼盘促销力度惊人,甚至达到了原价的1/3;因此引发已购房业主爆发不满情绪,出现业主怒砸楼盘营销处的局面。网民热议此次事件,有人声称楼市“拐点”已到,也有怀疑态度称此次降价事件是“涨停而不是停涨”。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而降价事件引发如此猛烈和大范围的影响,充分表面房产市场的诸多不合理,高房价副作用明显,有网友称为“畸形经济的安非他命”。

  降价风波暴露市场不理性[/  面对业主怒砸售楼处事件,许多观点为业主不够理性,对业主的境遇表示同情的声音也不在少数。业主的做法或许欠缺考虑,但更值得思考的却是市场的不理性。

  房价有多高,广为流传的说法称“一个农民从唐朝开始种三亩田到现在,不能有灾年”,调侃的说法不可考据。但是房价涨势如何,任志强称,“从全国看1978年的300元/平方米,到2008年的按5000元/平方米计算大约涨了16.6倍”此说法受到了诸多质疑,称其算法不合理,抛却诸多因素,购房者的感受是无需怀疑的,房价在蜗居者身上不亚于一座大山。

  人民网2010年的调查分析数据是10年左右时间,房价涨幅超过了10倍。仅仅房价上涨并不能单独构成压力的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00年全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也就是说,从2000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不到3倍。正是由于收入增长和房价增长不成比例,造成了高房价和购房者的矛盾。

  房企处于收益的考虑,总是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降价举措的背后原因有多种,调控政策引发市场冷清,房企自身遭遇资金困难,扩大销售份额等都是可能因素。但是业主房子还没入住已经损失了数十万,接近总房价的三分之一。有网友说,整个市场神经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导致负面作用,高度敏感的市场患了神经衰弱。其根本原因是,市场本身有问题。

  广州日报指出,在楼市泡沫威胁宏观经济安全、影响公民居住权益实现的大背景下,房价需要下降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但如果各种降价风波愈演愈烈,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不排除宏观调控力度可能有所减弱。准确地说,要考虑如何消除房价下降的副作用。

  早在2006年,中国社科院就对1990年至2004年的北京每平方米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和同一时期北京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行比较,得出了北京市的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的结论。从全国范围看,自2006年至今,房价一直都是踩着“风火轮”在奔跑。

编辑:宋文玮

(1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本文导航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转发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   开心   豆瓣   收藏 新鲜事
>>浏览更多房地产最新资讯,了解更多新盘资料,请点击进入南昌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