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真赚了吗?业主何须怒向开发商狠心跳水
思考:审视抗议维权的合理性[/ 一般消费维权行为主要找消费者协会,再者就是上法院,而只有在买房的消费过程中出了问题矛头一致指向开发商。
一来,开发商在公众眼里的形象总是负面的,买房维权必然得到大众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作为商品出售的房子,原本就是本着自愿原则进行交易的,而在合同里也不会承诺“降价补偿”,所以无论在消协还是法院这样的维权都无理无据。 所以大多数买房维权都只能处于道德或责任的角度去裁决,而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为了息事宁人,闹确实能获得一定的补偿。 但这次的事件舆论并非都倒向老业主一边,不少人站在理智的角度分析:老业主们的行为都能理解,但降价确是房价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是国家调控的目的所在,也是众望所归。如果买房涨了觉得值了就开心,跌了就不干那就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了。 何况,正如炒股一样,任何的投资或是购买行为都是有风险的,为什么不能像面对购买其他商品那样冷静的看待房价的涨跌?光靠维权或开发商补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家的宏观调控或经济发展布局中更多的应该从民生去考虑,正常情况下,一套房给国民带来压力根本不该如此沉重。在让房价回归理性的同时,也应该想方设法减轻其在我们心中的分量与比重。]][/ 真相:房贷利率提高下降价也不划算[/ 近期,除了房价维权,楼市还有一桩大事就是首套房贷利率提高,近日,关于房贷利率提高的争议也不少,提高首套房贷利率后,影响最大的就是普通的房奴一族。房价终于有所下降了,但房贷利率却提高了,于是又有人算出了其中此消彼长的关系。真相就是:房价虽然是降了,但房贷利率却提高了,对于房奴们来说,降了等于没降! 有人在网上发出这样的分析:一套房总100万,降30%,首付21万,贷49万。按1.1倍,要还总额96.57万,利47.57万,成本万。按7折算总额74.27万,利息25.27万。意味着房价下跌30%后,多还22.3万。相比下跌前利率优惠时100万总价,贷70万。总106万利息36.1万。实际仅少18万成本! 倘若是在买房时有幸享受到了房贷七折利率优惠的购房者,看到这样算的一笔账似乎也就没有维权的必要了。 此外,还有银行的工作人员为我们算了一笔账:以贷款50万元、20年还款来计算,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如果是按基准利率7.05%计算,每月还款元,需要支付的总利息为元;而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再上调15%的话,利率达%,每月将多支付利息元,每月还款金额元,累计支付利息高达元,相比多付利息元。 而对于房子的升值问题也不难算出:如果一套住房的总价在72万左右,首付22万元。按照基准利率来计算,20年后这套房的成本为115万左右,而如果是利率再上浮15%,20年后这套房的成本将上升至123万多元。也就是说,贷款50万元买房,20年后卖120万元还亏钱。 这也是近期投资商品房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所以,即使房价降了,购房者还是应该好好的算一笔账到底房子买的是否划算。 结语: 有些人一生都在为一套房而奋斗,但当问及“房价这么高,为什么要买房?”时却答不上来。“居者有其屋”,房子,只是一种建筑,或只是一种生活的载体,我们的梦想不该只为一套房。
编辑:黄丽娟
(1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本文导航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