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在全国降价潮的席卷之下,硬扛了大半年的北京楼市再也坐不住了,席卷全国的降价潮已经让大家看到,面临内忧外患的双面夹击,降价是必然趋势。现在北京开发商所考虑的,不是降不降的问题,而是怎么降有面子和降多少合适的问题。      [详细]

至于是降多少则是众说纷纭。从10%到50%,从蜻蜓点水般的小打小闹到将会狠狠的击破楼市泡沫,带给中国楼市的骚乱还真是不小。   [详细]

为了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银监会在今年二季度进行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房贷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房价下跌五成,银行业也可以承受,也就是说银行业不会被房地产裹挟。  [详细]
这样自信的表白无疑又引来业界的一阵哗然,几乎一边倒的认为是大话,不可能。而是否又真的能像这位主席的豪言壮语般不受房地产影响呢?  [详细]
此言目的似乎是为了力挺房地产调控,安慰大众,房地产价格下降不会引发银行的坏账。很不幸,这是虚幻的安慰剂,是专业人士偏离常识的大言。熟悉投资市场的人都清楚,任何投资品种下跌50%,就意味着打开了崩溃的大门。   [详细]

事实又是什么呢?除了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的局部有所下降。像南昌这样刚需强劲的房市真能像市场预测的那样普遍降价吗?    [详细]

7月份以来,国务院要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执行限购政策,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更“热”了。“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了了。” 一种赶末班车的心理驱动着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不少白领,在二、三线城市购置物业。      [详细]

7月份对百城房价的调查显示,超过6成依旧上涨。这样的形势下楼市拐点未必真能这么快到达,就算限购令扩大也不能完全阻挡刚需市场。 [详细]

       面对政府的重压和市场的“二三线城市限购扩大”来势汹汹的风声,加之自身资金链的影响,不少房企包括业内领头军如万科、碧桂园等似乎有点招架不住了。有点迫不得已的打出“以价换量”的牌。而由知名房企引起的楼市价格战更是带出了这样的市场信号:房价要降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