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中国的银行还债赚钱只能靠房地产
作者叶檀撰文:银行背后是地产。银行获得的抵押物主要靠未来升值的物业,还债、赚钱,都要靠房地产,房地产升值成为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重中之重。[/ 金融收紧给基建心热的地方政府以沉重打击。
中国正从轮子上的国家,变成轨道上的国家,高铁与城市地铁、轻轨是主要形式。按照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巡视员李国勇的说法,到2015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多公里,“十三五”期间增加3000公里,也就是说到2020年达到6000公里,大概的投资额是3万亿至4万亿。这是货币不贬值、成本不增加的保守估计。 随着审批门槛的降低,与审批权的下放,越来越多的中等城市进入“轨道部队”,资金困难随之而来。 银行与土地是传统的融资手段。以往轨道交通的主要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在中国(长春)国际交通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国开行评审一局局长张庆民表示,截止到2010年3月底,国开行支持的轨道交通项目承诺的贷款是多亿,涉及到23个城市的60多个项目。 银行背后是地产。银行获得的抵押物主要靠未来升值的物业,还债、赚钱,都要靠房地产,房地产升值成为确保轨道交通建设资金的重中之重。 2010年3月,宁波轨交网站发表文章称,“地块开发是轨道交通筹融资担保的依据,是弥补亏损、还本付息的重要来源。我市1号线一期工程银团贷款62亿元(且有资金缺口),2号线一期工程计划贷款亿元,加上后续1号线二期工程融资,需进行地块开发,作为还贷途径”。2006年,宁波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责任状,为筹集轨道交通运营亏损补贴资金,1号线、2号线沿线高桥西站等10个车站周边土地由市政府委托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负责开发,开发范围原则上为站点周边不大于500米半径的区域用地。该文还以南京为榜样,指出“(南京)一、二号线建设规模与我市差不多,政府定向给予亩土地,开发规模十分庞大。我市要走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之路,物业开发势在必行”。
编辑:曾蔓婷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