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远:房地产可能成为这次钱荒下一个引爆点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来源:央视财经评论 2013-06-26 10:10
  张鸿:银行在玩高利贷 所以它不愿意把钱贷给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第一,没必要担心取不出钱来,因为从银行取不出钱来这个事要是发生了的话,那这个事就太大了,而且所有的这些银行不缺钱,而是钱用错了地方;第二,这些银行其实在中央银行存了一笔钱,这个钱池子其实挺大的,20万亿,所以他们如果说真的没有钱给你取的话,那央行一定会有钱过来的,所以这个是不用担心的。第三,其实应该担心理财产品的风险,就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理财产品是不允许保底的,他只是给你一个预期的收益,或者按照原来的收益率给你一个大概的承诺。尤其是最近出现的达到12%的收益率,那银行都发高利贷了,所以大家要当心,尤其是发行主体可能还不一样,有一些是信托,一些中间机构的风险就更大了。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钱荒问题,就是由于过去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在当中玩高利贷,它就变成了今天这种情况。就是说银行挣第一笔钱的时候,他得到了好处,他发现这么来钱很容易的时候,他就不太愿意把钱贷给实体经济,贷给中小企业。他就倒过头来去找哪缺钱,我看地方政府缺钱,他们要上一个基建项目,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年中国经济其实很大程度上靠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上地铁、机场等项目,那么银行找到一个地方政府,说你缺钱吗?缺200亿,你要上这个项目,好,我给你打包,这是我们说的杠杆化,给它包装的很好,一下拿到这边来再去卖给大爷大妈,弄一个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有时候可能达到5%—7%,然后我就钱生钱,我就弄个高利贷,到最后地方政府还不还得起钱,是由地方政府来土地担保的,所以这也是某种程度上为什么地方政府不大愿意让房价下来。最近各个地方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开始卖地了,开始去找人说你赶紧买地,因为所有的这个链条都在一条链上。

  马光远:现在实体环境和收益都较差 导致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实体[/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事实上,我们不必要担心取不出钱来,因为我们有国家信用。现在来讲,如果不发生大的崩盘行为,从银行里取钱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大家在恐慌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昨天晚上,央行也讲了,我们整体流动性很充足,大家不要担心,但是我们看到不仅仅普通老百姓在担心,商业银行自身也在担心,为什么呢?整个的拆借利率仍然没有下来,大家担心的很多问题的问号没有拉直,我们很担心,担心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从6月初到现在的半个月时间里面,我们放了这么多的货币,为什么出现了缺钱行为?我觉得这个疑问没有回答,大家为什么去担心这么一个问题?

  到现在为止,这几天大家都在研究钱荒,商业银行讲了我没有问题,央行也讲了儿子没有问题,但是儿子也担心,股市也担心,所有的人都恐慌,这是为什么?这是在信息没有完全的情况下,大家的普遍担心。我觉得有一个炸弹肯定是存在的,当然这个炸弹不一定是今天要爆炸,我想这个炸弹的引信是在央行的手里面,而央行本身把这个引信可能做的很长,比如说2年、3年、4年都是存在的,但是每一个人都看到了,这个炸弹本身就在那个地方,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说把这个引信掐掉,或者说告诉你我拿着一把火要点引信了,让所有人恐慌,而是告诉我们,你怎么样进行拆弹,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拆弹部队,而不是仅仅把这个引信拿在手里面,告诉银行你再不这样干的话,我要点火了,这样的话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最近大家都在谴责银行,说你为什么玩那么高的利率,而且事实上需要钱的跟资金的供应方跟需求方最好的合作是直接面对面,我是银行,我把钱贷给你,利率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为什么要玩那么大的花?这不是介绍对象,介绍对象可以有中间人,中间人是有作用的,我们发现这样的中间人本身没有任何作用,但是他拉高了整个社会的成本,而且每一个参与方都获利了,如果我是一个理性的银行行长,我一定选择这么玩,而不是把钱贷给实体,或者说直接玩贷款,为什么?因为有三种困局决定了大家必须这么玩。

  第一,民间的利率现在比法定的利率要高很多,银行不干,我那么辛苦,我的利率只有那么一点,人家的高利贷一下子飙那么多,信托搞一个理财就那么高,所以我必须参与这个,这是银行本身的一个动力。第二,老百姓也在寻找投资机会,存在银行里的过去十年,按照通胀,老百姓的真实利率是一个负利率,所以老百姓要保值增值的产品,而且老百姓觉得这有银行、有信托,他不相信一旦出了问题以后会怎么样。第三,为什么银行不愿意投给实体?那么投给实体以后,首先是实体环境现在比较差,其次实体的收益又很差,有哪一个产业现在能够轻松地大家玩了一圈以后,跟打麻将一样,轻轻松松玩了以后,突然多了10块钱,实体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只有空转才可以,所以大家不要谴责银行,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银行愿意这么干?为什么老百姓愿意这么干?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企业愿意这么干?这个困局究竟何在?是制度的困局。

编辑:曾蔓婷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本文导航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 第1页:1
  • 第2页:2
  • 第3页:3
转发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   开心   豆瓣   收藏 新鲜事
>>浏览更多房地产最新资讯,了解更多新盘资料,请点击进入南昌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