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调控不能因噎废食
据确切消息,北京建行已将首套房贷最低利率由原来的基准利率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05倍,这是截至目前北京地区第一家上浮首套房贷利率的银行。事实上,建行北京分行并不是首个上浮首套房贷款利率的银行。
早在今年初开始,上海、杭州等全国十余城市的部分银行已陆续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从7折、8.5折优惠上调到基准利率,目前又继续上浮5%~30%。 继建设银行北京分行上浮首套房贷利率至1.05倍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几大一线城市,以及天津、济南、郑州等二线城市也随之上调首套房贷利率。虽然上浮幅度略有差异,但基本维持在5%~10%之间不等。虽然目前各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差异较大,但利率上浮已将成为各地的普遍趋势。 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趋紧,限购令效应对市场影响已经显现,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限贷则是宏观调控的最后杀手锏。在限贷下,银行缩短了投资者和投机客投资买房的贷款杠杆,在资本压力下,大量投资者和投机客开始退出房地产市场。但大量刚性需求和首次置业者的对楼市依然看好,以及对房价下跌预期的低下,让房价依然高企。 楼市调控政策对打压刚性需求的非理性购房需求有了成效,但效果还不太明显。商业银行首套按揭贷款的利率的上升,从这一意义上看,首套房贷利率的调高可以看作是对调控政策的巩固,显示出金融高层对稳定房价、保障民生、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心。 但房价调控不能因噎废食,房地产市场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和繁荣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房地产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拉动需求、带动消费、缓解就业等各方面的重担。 之前在投资性需求和投机购房的主导下,房价暴增,房价泡沫横行,已经脱离了实现购房者自住的本质,已经成为了资本投资市场。而国家宏观调控的出现就是抑制投资型需求,打压投机性需求,让房价下跌,回归理性。但首套按揭贷款的利率的上升,将提高刚性需求的购房门槛,增加自住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将一部分刚性需求挤出市场。 首套按揭贷款的利率的上升,将打压刚性需求的购房需求,其政策的延续性以及效应,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下供需的平衡,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经济的长期发展。如果政策仅是为了达到房价快速下跌的预期,可以一试,但如果打压自住型需求成为常态,将对房地产市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应该是抑制市场过多投资和投机,但要保证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一刀切,为了房价的下跌,不惜破坏基本的市场规律。如果是这样,房价的下跌也是短暂的,非理性的。 市场常态是平稳发展,房价暴涨、暴跌都不是楼市的常态表征,目前高企的房价要下跌,宏观调控要契合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调控,而不能“肆意妄为”,为调控而调控。
编辑:房子的故事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