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下行的风险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来源:观点 2014-09-23 08:35
  最新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意外地集体不及预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甚至发电量等数据增速都创新低。如此趋于悲观的数据无疑预示着中国经济再次面临下行的风险,要不要进一步推出宽松政策?中国GDP年度增长目标能不能达标?先“稳增长”还是先“促改革”?每当中国经济出现“波动”时,市场、学者和媒体的纷争就会再次掀起。

  在某些人的眼里,“稳增长”和“促改革”,好像只能选择其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在今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称“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它的下限不越过7.5”,部分人据此认为7.5%的“绝对下限”取代了“区间”,说明高层已把“稳增长”放到了第一位,未来刺激政策或将显着加码。

  另一个例子是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因为李克强总理的致辞释放出了强烈的改革决心和对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的信心,所以有人据此认为中央高层已下定决心抛弃“刺激思维”,回归改革正途。

  其实,笔者以为,“改革论”与“稳增长论”一样,都是对中国经济政策的片面解读。总理的两次讲话只是阐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并没有要比较“促改革”重要还是“稳增长”重要的意思。以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为例,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主题为“推动创新、创造价值”,李克强总理的演讲题目又是“紧紧依靠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就跟写作文不能跑题一样,既然主题都是“创新”,总理的发言聚焦于“改革”和“创新”就成为理所当然,而要据此就认为高层已经把改革放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甚至于可以不惜牺牲经济增速为代价,那就是纯属误解了。

  其实,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政策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促改革”,一面是“稳增长”。具体说到哪面分量重,哪面分量轻,笔者以为,这绝无定论。一定是要看具体情形的,经济下滑时,可能会倾向“稳增长”多一点,经济企稳时,可能会倾向“促改革”多一点。有人将之形象地比喻为“中国经济在刀锋上跳舞”,既要掌握平衡,还要注意脚下。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也很恰当。

  要很好地理解当下,我觉得有必要深刻理解时下传播力很强的一个词———“新常态”。“新常态”被用于表述宏观经济从繁荣到衰退,再到正常的恢复过程,说的就是经济转型和再平衡过程。对于“新常态”,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承认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下台阶,这是前提。这也是“新常态”与“老常态”最重要的区别,“老常态”不承认中国经济减速是结构性问题,所以老想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把总需求推上去。第二,着眼于以改革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这是手段。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就是“新常态”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第三,要“慢撒气”而不能“硬着陆”,这是底线。至于说底线是7.5%,是7%,还是7%以下,主要还是要看就业和政府的财政收入形势。

  回顾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的讲话,我们也能体会到上述的含义。他曾表述过,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难”情况,宏观调控“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政策取向”,“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笔者以为,这种“新常态”的持续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至少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不到成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时,“新常态”的认识一定不会抛弃。认识到了中国经济政策的两面性,就可以对下一步的经济政策走向做出大致如下的预测。

  未来几个月,预计“稳增长”政策会陆续加码。除了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投资之外,预计决策层还会:一、定向放松信贷条件,包括通过PSL定向注入流动性、降低房贷利率、甚至小幅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二、进一步加快基建和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建设进度,并在环保、水利或能源等领域上马一批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三、降低首次购房者的首付比例以支持住房需求。另外,决策层还可能加快推进三四线城市户籍改革。

  虽然决策层当前坚持定向调控、而非全面宽松,且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央行避免直接调整基准利率,但基于以下因素,未来一两个季度内决策层可能会最终选择降息:如果四季度和明年初房地产建设活动进一步下滑,经济增速大幅滑坡,可能会最终迫使决策层出台涉及面更广的宽松政策。降低基准利率或房贷利率可以改善购房者的购买力,从而缓解房地产市场下滑。

  虽然理论上贷款已自由定价,但鉴于有约70%的信贷仍围绕贷款基准利率定价,降息仍然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决策层已多次要求降低融资成本,但目前看来,定向宽松措施和降低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效果很有限。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降低,实际利率会有所升高,预计明年通缩压力上升可能会推高实际利率。

编辑:彭安地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转发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   开心   豆瓣   收藏 新鲜事
>>浏览更多房地产最新资讯,了解更多新盘资料,请点击进入南昌房产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