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房子“嫌弃”的一生
毋庸置疑,买房如今是老百姓头等大事。否则春晚不会有那么多小品都用买房来供应笑料:刘威演的农村父亲为了让儿子能和城里姑娘顺利结婚,只能借房见未来亲家母;黄宏和陈数则演了一对为了得到房子假离婚的夫妻。里面最搞笑的台词是:“离婚才花9块,能换来90平方米的房子,相当于1毛钱一平方米啊!别说四环以里,就算是六环以外、七环、八环都没这个价!”“通州也没这价啊!“德州也没这价啊!”“徐州也没这价啊!”“非洲也没这价啊!”
为了房子可以不讲夫妻情份,无视婚姻的严肃,真的是“人啊,眼睛是黑的,心是红的。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我们是不是为这一套小小的房子付出太多了?金钱、精力、亲情、爱情、未来、生活、梦想……甚至更多。 如今,不管是在饭桌上还是朋友见面,谈得最多的就是房子、房子、还是房子!在这个话题下,人们被迅速重新分割:那些没有来得及买的,如今只能面对着飞涨的房价望洋兴叹。而那些早前买了房子的立刻觉得自己有眼光,下手快,有着莫名的优越感。随后开始考虑自己的第二套房……人们之间的关系再也不是单纯的朋友、老同学、同事,或者亲人,变成人以房分。 房子原本是将一个家凝聚在一起的所在,可是放眼望去如今却有很多人为了房子却疏远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甚至疏远了与自己的关系,舍本逐末。太多的人因为买房不得不与父母分隔两地居住;因为买房和伴侣锱铢必较;因为买房只能留在房价低但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城市生活,湮灭了梦想的追求……扪心自问,这些真的就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生活么?在一路拼搏的同时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是否更多? 也许这将是我们这一个时代年轻人一直追问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像哈姆雷特的“活着还是死去”。 春晚黄宏的小品最后,他说:“房子并不等于家……”
编辑:呱呱果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