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航:严控以人查房应因“事”制宜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2013-02-20 08:54
2012年下半年以来,频发的“房叔”“房婶”事件令住房信息系统成为一些官员的梦魇。近段时间,一些地方加紧出台了房屋信息查询规范,这些规范对输入人名查询名下有多少套房的“以人查房”方式作出专门约束,这在此前已出台的规范中并不多见。
随着近日多地出行了《房屋登记信息查询管理办法》的新规定,也就是对房屋信息实行有条件查询和限制查询。“以人查房”的点击关注率可以说节节攀升,一种声音说是为了保护隐私,另一种声音说是为了保护贪官,然而笔者认为保护隐私和以人查房并无矛盾可言,只要因事制宜就可解开这个矛盾点。 笔者理解这个严控以人查房是防止我们过度的左的思维,毕竟现在的互联网发达的程度严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肉搜索等等词语似乎透漏着那么一点阴森的味道,也是想有力的保证着公民的隐私,任何人都不会想让自己暴露于大众的眼皮之下。但仅仅就这样的事情来说,不妨有包庇贪官之嫌。毕竟对于个别人来说,不会无端的就搜索谁有多少房产,一定是在在一特定的条件下某人做出了不符合常规的事,而恰恰的通过这样的一个点,带动了他的整个一个面,“房叔”、“房姐”的整个过程正是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笔者看来“以人查房”已经算是有针对性了。 另一方面在公众眼中,查房和查手表,都是简单、快捷、精准的反腐方式。急于出台新规,严控住房查询,堵住了个人信息泄露的漏洞,更堵住了公众监督官员房产的渠道,这种不加考虑的行为有可能会恰恰起到反的作用,伤害到大众这种对反腐监督的积极性。 一个事情要想达到预定的效果必须是建立在因地制宜的情况下,对于“以人查房”这件事更应该是因事制宜,如果出现在一位官员的身上,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腐败苗头,那必须运用以人查房的这一手段,但查证权是否在我们手里,或者说如何的规范这一权利应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在笔者看来,严控“以人查房”是完善房产信息查询的一个不太成熟或者说不太准确的试点,但完善房产信息的查询制度势在必行,如何保留好大众的监督权力,又能恰到好处的处理好个人隐私,这是一个值得实践深思的问题。
编辑:2012达达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