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纶:避免房价暴涨 治本不宜再拖
http://fang.tiboo.cn/ 南昌房产网
2012-12-26 09:24
千人排队”购房和北京某二手房一夜提价70万元已经被证实是虚假消息,但是这些虚假消息所起到的对恐慌情绪的助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房价涨跌长期以来是民间热门话题,盖因其不但关联个人居住环境的改善,而且与个人资产总量的增加与涨跌密切相关。中国正处在一个由高速城市化向中速城市化转变的过程中,即城市化的速度会放慢。而且有可能由以前的钢筋水泥推进的城市化,向居民福利均等化这样一个大方向转变。因此,笔者虽不敢妄言房价涨跌,但是可以断言的是,房价的暴涨阶段已经过去,现在是处在一个价格修复阶段。
即使是价格修复阶段,调控并未放松,为什么市民感受到房价的上涨压力?首先,因为人们的预期变了。其次,调控政策需要强化也是一个原因,比如某些地方就出现过花钱购买社保证明获取购房资格的案例,这样的口子一开,加之恐慌情绪蔓延,部分调控政策其实已经在实质上被洞穿。 对于主政者而言,应该清楚看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调控手段固然还需要加强和延续一段时间,但是其边际效应在减弱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平抑房价需要从根子上动手术,方有让房价回归正常的希望。 在土地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诸多房地产大佬和专家呼吁的所谓“增加土地供给、放开限购限贷”的论调,笔者不敢苟同。“供给决定论”只有在相对完善的市场化条件下才有效,当下中国这样的土地垄断局面,再加之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一旦按前述建议操作,100%会出现“赢家[最新消息 价格 户型 点评]通吃”的情况,房价由赢家决定,大幅上涨恐无法避免。因为房子被当做了投资品,有人一买就是一层楼,买房如买菜,持有成本却几近于零,不涨才怪。 因此,治本之策是打破土地垄断,至于路径可以选择从小产权房切入。土地供应者多了,房子作为产品的竞争者就会多。其次是要逐步加强官员财产公开的力度,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此举肯定会增加市场的房源,也有增大供应量的效果。第三就是适时开征房产税,此议争议颇大,重庆与上海开征房产税后似乎对房价影响不大,这只是证明两地的模式威力不够,在笔者看来,遵循“一套免征,二套少征,三套及以上多征”的原则,以高累进制税率挤压市场存量房,自然会取得增大供给量的效果,房价难以逞威。“暴涨恐慌”本可避免,治本之策的施行不宜再拖。 中国的房地产调控几成国际级笑话,又有“空调”之雅号,此次调控一旦正式确认失败,且无强有力的跟进补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届时,政府面对的恐怕不只是公信力透支的问题。
编辑:2012达达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