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产权是房地产的真正“刚需”
房地产从业者又看到了春天。广州从事房产行业的朋友上个月开始就频频向笔者报喜:掌握最新买卖成交动态的房产中介朋友称今年5月以来,广州房价整体开始上涨;地产公司朋友则表示公司已经开始制定整体性扩张的下半年战略。这些微观信息在宏观数据上得到证实: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房地产业数据显示,全国大中城市中,新房由5月份只有6个城市上涨飙升为25个城市上涨;二手房由5月份18个城市上涨蹿升为31个城市上涨。
自从2010年开始房市调控政策以来,稳定了一年多的房市会再次进入狂飙突进的上涨周期吗?这是太多人关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已经有一部分人用实际行动进行了投票。那些新增的购房行为就表明了人们对未来房市的看涨预期。这种恐慌性情绪一旦蔓延,除非更加严厉的行政手段,在“市场”条件不变的环境下,必然会导致房价恐慌性上涨。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大环境中,市场因素的影响要弱于政策因素。现在冒出的房地产回暖苗头中,主要的政策变化就在于央行前段时间的降息、降准措施,但货币政策微调的刺激是表,市场对上半年政府提出的“稳增长”之后宏观经济可能宽松的预期才是深层原因。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要转方式、调结构,但只要一提稳增长,市场就不可避免地进入过去十年中形成的“房地产逻辑”:在城镇化大趋势和稳增长的政策要求下,只有房地产可以解燃眉之急,也只有房地产可以救缺钱的地方政府于水火,所以新增货币一定会进入房地产行业。由此带来更加恶性的循环,人们将更多的钱放进钢筋水泥中,内需更加疲弱,货币整体缩水,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而实体经济将会越来越虚弱。
编辑:2012达达
(0人)这篇文章真不错! |